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座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巍巍武陵山。武陵山是褶皱山,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山脉为东西走向,呈岩溶地貌发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梵净山。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也习惯称武陵山片区。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武陵仙山,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蔚为壮观的砂岩大峰林地貌风光。有专家到黔江考察之后在技术性评价报告中写道:“武陵仙山具有不可否定的自然美,因它拥有壮丽而参差不齐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还有美丽无比的溶洞和阴河。”
武陵一名,对于 中国 人而言,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武陵的认知多半是从《桃花源记》开始的,其中的那句“武陵人捕鱼为业”说是家喻户晓绝对没有半点夸张之词,这句话如今还焕发了第二春,成了一个网络调侃用语。除了《桃花源记》,让武陵走进人们视野中的,自然少不了武陵山。
武陵仙山山峰因砂质页岩风化剥落而姿态万千,如公孙相携,似婆媳悄语,象八仙赴会,似动物世界……因势赋形,惟妙惟肖。其羽人山、公母山、八角庙、双石墩诸峰都有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传说,令人暇思。主峰海拔1092.8米,登临峰巅,一览群山,岩峦层叠,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峰云相携。与主峰对应的羽人山,山势陡峭,突兀不齐,秀丽如屏,誉为“羽人仙鬟”。
武陵仙山上古木参天,绿叶婆娑,林荫蔽日。许多珍稀植物点缀其间,如红豆杉、黄杉、铁尖杉、水杉白豆杉、马尾松等,被誉为“松杉王国”。林中有麂子、金钱豹、黄猴、野猪、獐子、锦鸡等动物出没,赋予武陵仙山勃勃的生机与灵气。以武陵仙山为中心的19.2万亩的广阔林区已被批准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武陵仙山
武陵仙山曾为朝山问道的圣地,这里的宗教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清代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武陵仙山佛、道、儒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香火繁华。其真武观、香山寺、观音阁、天子殿、川祖庙、莲峰寺及朝山大道上遍布的小庙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可惜在“文革”中大部分被毁,现仅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依然从中可以透视出当年的宗教盛况。
武陵山山峰绵亘十余公里,山势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峡,云缠雾锁。砂质面岩风化剥落后形成姿态千万的奇峰异石,有的似公孙相扶,有的如母子悄语,有的像夫妻絮语,有的若婆媳相亲,或如背负竹篓者,或如手牵羔羊者,仿佛八仙赴会,酷似唐僧取经……因势赋形,莫不毕肖,看得你如痴如醉,古人描绘为“群仙赴会”。其贵人山、公母山、八角庙、双石礅诸峰,每一座山峰都有有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传说。武陵山的主峰山势拔地而起,海拔1092.3米,有“武陵奇峰万仞突兀镇黔江”之说。立峰颠,览群山,见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峰云相携,万千变化。微风徐来,含烟凝碧,奇峰隐约;骤风突至,云海翻腾,诸峰匿迹。与主峰对应的羽人山,山势陡削,突兀不奇,秀丽如屏,誉为“羽人仙山鬟”。武陵山的峰顶原有一真武观,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2年),庙宇坐落在四块小平台上,每台建有一座木质结构的楼宇,共百余间。月白风清之夜,看孤峰凌霄,琼阁飞起,疑为仙境。当年这里曾是朝山问道的圣地,与贵州的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
以武陵山为中心,包括八面山、石钟山、官渡峡、神龟峡等众多景区在内被授以“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品牌。
武陵山区一年四季皆有雾,云雾缭绕,白如玉,软如绵,光如银,阔如海,上下翻腾,气势磅薄。群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飞浮往来,天地接壤,如蓬莱仙境。有时云雾从深谷中涌出,爬过坳口,越上顶峰,又飞泻直下,开成云景,雾海。有时云雾散去,现出揽月峰电视转播塔的塔尖,如天宇中的建筑,壮丽神奇。晨曦观雾海,如薄薄轻纱,天然、淡泊、纯真,傍晚看雾霭,似斑烂锦缎,自然,浓重,艳丽
晚清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到酉阳主考,骑马沿官道行进,路宿于此,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武陵风光,可见一斑。 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武陵山共有石峰数百座分布在周围,峰体分布在海拔400~12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无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